成语“哀鸿遍野”拼音是āi hóng biàn yě,注音是ㄞ ㄏㄨㄥˊ ㄅ|ㄢˋ |ㄝˇ,意思: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,对应Emoji符号:☹🦢🔂🐗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哀鸿遍野
- 拼音: āi hóng biàn yě
- 注音: ㄞ ㄏㄨㄥˊ ㄅ|ㄢˋ |ㄝˇ
- 解释: 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- 出处: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於飞,哀鸣嗷嗷。”
- 示例: 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闐繁盛,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,春燕无归,满眼淒惶。★清·梁启超《新罗马》
- 近义词: 啼饥号寒、饿蜉载道、民不聊生
- 反义词: 安居乐业、国泰民安、丰衣足食
- 语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无家可归景象
- 英文: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
- 俄文: отовсюду слышалисъ стенáния стрáждуих и голодáющинх
- 成语故事: 西周时期,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,对內残酷剥削,疯狂敛财,搞得民不聊生,哀鸿遍野。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,搞得人心惶惶。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,赶走了周厉王。周宣王即位,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,见到到处都是“鸿雁於飞,哀鸣嗷嗷。”的惨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