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哀鴻遍野”拼音是āi hóng biàn yě,注音是ㄞ ㄏㄨㄥˊ ㄅ|ㄢˋ |ㄝˇ,意思:哀鴻:哀鳴的鴻雁。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。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、呻吟呼號的饑民,对应Emoji符号:☹🦢🔂🐗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哀鴻遍野
- 拼音: āi hóng biàn yě
- 注音: ㄞ ㄏㄨㄥˊ ㄅ|ㄢˋ |ㄝˇ
- 解釋: 哀鴻:哀鳴的鴻雁。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。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、呻吟呼號的饑民。
- 出處: 《詩經·小雅·鴻雁》:“鴻雁於飛,哀鳴嗷嗷。”
- 示例: 我記得曆史上的羅馬何等殷闐繁盛,怎麼今日卻是哀鴻遍野,春燕無歸,滿眼淒惶。★清·梁啟超《新羅馬》
- 近義詞: 啼饑號寒、餓蜉載道、民不聊生
- 反義詞: 安居樂業、國泰民安、豐衣足食
- 語法: 作謂語、定語、分句;形容無家可歸景象
- 英文: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
- 俄文: отовсюду слышалисъ стенáния стрáждуих и голодáющинх
- 成語故事: 西周時期,周厲王任命榮夷公為卿士,對內殘酷剝削,瘋狂斂財,搞得民不聊生,哀鴻遍野。派衛巫監督百姓的言行,搞得人心惶惶。憤怒的人們起來反抗,趕走了周厲王。周宣王即位,他帶領卿士巡訪城郊,見到到處都是“鴻雁於飛,哀鳴嗷嗷。”的慘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