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举棋不定”拼音是jǔ qí bù dìng,注音是ㄐㄩˇ ㄑ|ˊ ㄅㄨˋ ㄉ|ㄥˋ,意思:拿著棋子,不知下哪一著才好。比喻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,对应Emoji符号:🏋♟🙅♂️⏲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举棋不定
- 拼音: jǔ qí bù dìng
- 注音: ㄐㄩˇ ㄑ|ˊ ㄅㄨˋ ㄉ|ㄥˋ
- 解释: 拿著棋子,不知下哪一著才好。比喻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。
- 出处: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举棋不定,不胜其藕。”
- 示例: 对於“逃匿”震南村中,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,他们却是举棋不定。 ★欧阳山《苦斗》七十八
- 近义词: 犹豫不决、优柔寡断
- 反义词: 斩钉截铁、当机立断
- 语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犹豫不决
- 英文: hesitate about(or over)what move to make
- 日文: 态度(たいど)を决(けっ)しがたい
- 法文: irrésolu
- 德文: sich nicht entscheiden kǒnnen
- 成语故事: 春秋时期,卫国人寧殖將国君卫献公驱逐,另立公孙剽为国君。临终前嘱咐儿子寧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。寧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。大夫大叔仪事后对寧喜说:“你这样举棋不定会招致大祸的。”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寧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