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犯天下之不韙”拼音是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,注音是ㄈㄢˋ ㄊ|ㄢ ㄒ|ㄚˋ ㄓ ㄅㄨˋ ㄨㄟˊ,意思:犯:觸犯;不韙:不是,錯誤。公然做天下都認為最大錯誤的事情,对应Emoji符号:🦹♂️🌥⬇🇿🙅♂️韙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犯天下之不韙
- 拼音: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
- 注音: ㄈㄢˋ ㄊ|ㄢ ㄒ|ㄚˋ ㄓ ㄅㄨˋ ㄨㄟˊ
- 解釋: 犯:觸犯;不韙:不是,錯誤。公然做天下都認為最大錯誤的事情。
- 出處: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韙,而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”
- 示例: 如山濤者,既為邪說之魁,遂使嵇紹之賢,且犯天下之不韙,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。 ★清·顧炎武《日知錄·正始》
- 近義詞: 冒天下之大不韙
- 語法: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做最大錯誤的事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