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犯上作亂”拼音是fàn shàng zuò luàn,注音是ㄈㄢˋ ㄕㄤˋ ㄗㄨㄛˋ ㄌㄨㄢˋ,意思:犯:幹犯。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義,对应Emoji符号:🦹♂️⬆📝🚯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犯上作亂
- 拼音: fàn shàng zuò luàn
- 注音: ㄈㄢˋ ㄕㄤˋ ㄗㄨㄛˋ ㄌㄨㄢˋ
- 解釋: 犯:幹犯。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義。
- 出處: 《論語·學而》: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”
- 示例: 在封建社會的教條之下束縛久了的人,最怕的是“犯上作亂,不忠不義”的罪名。 ★郭沫若《少年時代·反正前後》
- 近義詞: 欺君犯上
- 反義詞: 遵紀守法
- 歇後語: 土地老打玉皇;王莽殺漢平帝
- 語法: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反抗或作亂
- 英文: go against one's superiors and make trouble
- 成語故事: 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,在冉求的幫助下,終於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,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為謀。於是專心著述,編輯整理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,用自己觀點撰寫《春秋》,他認為亂臣賊子看了此書再也不敢犯上作亂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