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不喪匕鬯”拼音是bù sàng bǐ chàng,注音是ㄅㄨˋ ㄙㄤˋ ㄅ|ˇ ㄔㄤˋ,意思:匕、鬯,祭祀宗廟用物,借指宗廟祭祀。古代形容軍紀嚴明,百姓安堵,不廢宗廟祭祀,对应Emoji符号:🙅♂️😞🗡鬯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不喪匕鬯
- 拼音: bù sàng bǐ chàng
- 注音: ㄅㄨˋ ㄙㄤˋ ㄅ|ˇ ㄔㄤˋ
- 解釋: 匕、鬯,祭祀宗廟用物,借指宗廟祭祀。古代形容軍紀嚴明,百姓安堵,不廢宗廟祭祀。
- 出處: 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裏,不喪匕鬯。”孫星衍集解引鄭玄曰:“雷發聲,聞於百裏,古者諸侯之象。諸侯之教令,能警戒其國內,則守其宗廟社稷,為之祭主,不亡匕與鬯也。”
- 示例: 袁公之威望,與其舊部將士之忠義,方清攝政王解職,及清帝退位,至危逼之時期,尚能鎮攝全京,不喪匕鬯。 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蔡專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國文》
- 近義詞: 秋毫無犯
- 語法: 作謂語;用於紀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