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郢書燕說”拼音是yǐng shū yān shuō,注音是|ㄥˇ ㄕㄨ |ㄢ ㄕㄨㄛ,意思:郢: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;書:信;燕:古諸侯國名;說:解釋。比喻牽強附會,曲解原意,对应Emoji符号:郢📖🐦🗣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郢書燕說
- 拼音: yǐng shū yān shuō
- 注音: |ㄥˇ ㄕㄨ |ㄢ ㄕㄨㄛ
- 解釋: 郢: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;書:信;燕:古諸侯國名;說:解釋。比喻牽強附會,曲解原意。
- 出處: 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,夜書,火不明,因謂持燭者曰:‘舉燭’,雲而過書‘舉燭’。……燕相白王,王大悅,國以治。治則治矣,非書意也。”
- 示例: 是不必然,亦不必不然,郢書燕說,固未為無益。 ★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卷四
- 近義詞: 牽強附會
- 語法: 作賓語;指以訛傳訛
- 成語故事: 春秋時期,楚國都城郢地有個大臣與北方燕國相國是好朋友,兩人經常書信往來。一天晚上郢地大臣命家人舉燭寫信,沒想到把“舉燭”兩字寫進信中。燕國相國看信後以為朋友在暗示他,就去拜見燕王,選拔有用人才參與治理國家,國力大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