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羊質虎形”拼音是yáng zhì hǔ xíng,注音是|ㄤˊ ㄓˋ ㄏㄨˇ ㄒ|ㄥˊ,意思: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,对应Emoji符号:🐏⚛🐅⭐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羊質虎形
- 拼音: yáng zhì hǔ xíng
- 注音: |ㄤˊ ㄓˋ ㄏㄨˇ ㄒ|ㄥˊ
- 解釋: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
- 出處: 漢·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質而虎皮,見草而悅,見豺而戰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- 示例: 看似新機勃發,政局昌明,其實是徒襲皮毛,未得精髓,羊質虎形,濟什麼事? ★蔡東藩《慈禧太後演義》第十三回
- 近義詞: 羊質虎皮
- 語法: 作賓語、定語;指外強中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