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縕袍不恥”拼音是yùn páo bù chǐ,注音是ㄩㄣˋ ㄆㄠˊ ㄅㄨˋ ㄔˇ,意思:縕袍:以亂麻、亂棉絮成的袍子,指古代貧者之衣;恥:丟臉。雖然穿得很破,而不認為丟臉。形容人窮志不窮,对应Emoji符号:縕👨🍳🙅♂️😳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縕袍不恥
- 拼音: yùn páo bù chǐ
- 注音: ㄩㄣˋ ㄆㄠˊ ㄅㄨˋ ㄔˇ
- 解釋: 縕袍:以亂麻、亂棉絮成的袍子,指古代貧者之衣;恥:丟臉。雖然穿得很破,而不認為丟臉。形容人窮志不窮。
- 出處: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衣敝縕袍,與衣狐貉者立,而不恥者,其由也與。”
- 示例: 服之不衰,身之災也;縕袍不恥,志獨超歟。(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·衣服》)
- 語法: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