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朝不保夕”拼音是zhāo bù bǎo xī,注音是ㄓㄠ ㄅㄨˋ ㄅㄠˇ ㄒ|,意思: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。形容形勢危急,難以預料,对应Emoji符号:🇰🇵🙅♂️🎳🌇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朝不保夕
- 拼音: zhāo bù bǎo xī
- 注音: ㄓㄠ ㄅㄨˋ ㄅㄠˇ ㄒ|
- 解釋: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。形容形勢危急,難以預料。
- 出處: 晉·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人命危淺,朝不慮夕。”
- 示例: 這通告示,轟動了整個固始城,津津樂道,竟似忘了身在危城,朝不保夕。 ★高陽《清宮外史》上冊
- 近義詞: 危在旦夕、岌岌可危
- 反義詞: 安然無恙、高枕無憂
- 歇後語: 武大郎吃藥
- 語法: 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形勢危急
- 英文: precarious
- 日文: 危険(きけん)が迫(せま)っている,情勢(じょうせい)が緊迫(きんぱく)している
- 法文: ne savoir le matin ce qui pourrait arriver le soir
- 德文: man weiβ am Morgen nicht,was einem am Abend zustoβen wird
- 成語故事: 晉武帝統一全國後,推行“以孝治天下”,提倡孝敬父母,尊重老人。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,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。李密不願出來做官,就寫《陳情表》上書,說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,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,待伺候祖母後再出來做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