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暮四朝三”拼音是mù sì zhāo sān,注音是ㄇㄨˋ ㄙˋ ㄓㄠ ㄙㄢ,意思:①原指說法、做法有所變換而實質不變。②比喻反複無常,对应Emoji符号:🌆4️⃣🇰🇵3️⃣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暮四朝三
- 拼音: mù sì zhāo sān
- 注音: ㄇㄨˋ ㄙˋ ㄓㄠ ㄙㄢ
- 解釋: ①原指說法、做法有所變換而實質不變。②比喻反複無常。
- 出處: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狙公賦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眾狙皆怒。曰:‘然則朝四而暮三。’眾狙皆悅。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,亦因是也”。
- 示例: 婚姻簿中應細覽,俺姐姐只解清談,陪不得尋常俗物胡淫濫,使不得暮四朝三。 ★明·孫仁孺《東郭記·媒妁之言》
- 近義詞: 朝三暮四、朝四暮三
- 語法: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比喻反複無常的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