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擇善而從”拼音是zé shàn ér cóng,注音是ㄗㄜˊ ㄕㄢˋ ㄦˊ ㄘㄨㄥˊ,意思:從:追隨,引伸為學習。指選擇好的學,按照好的做,对应Emoji符号:☑😇2️⃣⬅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擇善而從
- 拼音: zé shàn ér cóng
- 注音: ㄗㄜˊ ㄕㄢˋ ㄦˊ ㄘㄨㄥˊ
- 解釋: 從:追隨,引伸為學習。指選擇好的學,按照好的做。
- 出處: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- 示例: 遇事必詳為考慮,而後與部下商議,擇善而從。 ★老舍《張自忠·劇中重要人物說明》
- 近義詞: 見賢思齊、取長補短、從善如流
- 反義詞: 同流合汙、沆瀣一氣、吹毛求疵
- 語法: 作謂語、賓語;指學好
- 英文: choose and follow what is right
- 成語故事: 春秋時期,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,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,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。他想啟用魏戊,擔心人家說他偏私,問大夫成傳,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,就不論親疏,關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,能不能賞罰分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