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喪家之狗”拼音是sàng jiā zhī gǒu,注音是ㄙㄤˋ ㄐ|ㄚ ㄓ ㄍㄡˇ,意思:比喻失去依靠、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,对应Emoji符号:😞👨👩👧👦🇿🐕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喪家之狗
- 拼音: sàng jiā zhī gǒu
- 注音: ㄙㄤˋ ㄐ|ㄚ ㄓ ㄍㄡˇ
- 解釋: 比喻失去依靠、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。
- 出處: 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皋陶,其肩類子產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喪家之狗。”元·鄭廷玉《後庭花》第二折:“他兩個忙忙如喪家之狗,急急似漏網之魚。”
- 示例: 操親掣寶劍押陣,率眾連夜追殺,剿戮極多,降者不計其數。傕、汜望西逃命,忙忙似喪家之狗。 ★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十四回
- 近義詞: 喪家之犬
- 反義詞: 耀武揚威
- 語法: 作賓語;指到處亂竄的人
- 英文: feel lost like a stray dog
- 成語故事: 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到各諸侯國講學,因孔子是保守派,與當時諸侯爭霸不合拍,常常受到冷遇。一次孔子與弟子走散,孔子呆在東門旁發呆,子貢問鄭國人孔子在何處。鄭國人說東門邊有個老頭子像一只喪家之狗在發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