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傷風敗俗”拼音是shāng fēng bài sú,注音是ㄕㄤ ㄈㄥ ㄅㄞˋ ㄙㄨˊ,意思:傷、敗:敗壞。指敗壞社會風俗。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,对应Emoji符号:🤕🌬👎🎁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傷風敗俗
- 拼音: shāng fēng bài sú
- 注音: ㄕㄤ ㄈㄥ ㄅㄞˋ ㄙㄨˊ
- 解釋: 傷、敗:敗壞。指敗壞社會風俗。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。
- 出處: 唐·韓愈《論佛骨表》:“傷風敗俗,傳笑四方,非細事也。”
- 示例: 紂王以為妲己好意,豈知內藏傷風敗俗之情,大壞綱常禮義之防。 ★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九回
- 近義詞: 不堪入目、不堪入耳、傷化敗俗
- 反義詞: 高風亮節、移風易俗
- 語法: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道德敗壞的行為
- 英文: corrupt public morals
- 日文: 風俗(ふうぞく)をこわす
- 德文: die guten Sitten verderben
- 成語故事: 唐朝文學家韓愈在擔任國子監博士期間,見唐憲宗把佛祖釋迦牟尼的一塊遺骨迎進宮內供奉,他特寫《論佛骨表》勸諫唐憲宗說:“佛教並不能使人長壽,有的百姓愚昧無知,發瘋地自殘,幹出一些傷風敗俗的事情,於國於民都不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