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五葷三厭”拼音是wǔ hūn sān yàn,注音是ㄨˇ ㄏㄨㄣ ㄙㄢ |ㄢˋ,意思:五葷:佛教忌食的五種蔬菜,即大蒜、小蒜、興渠、慈蔥、茗蔥;三厭:道教忌食的三種肉:即雁、狗、烏龜。泛指飲食的禁忌,对应Emoji符号:5️⃣🥩3️⃣🤮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五葷三厭
- 拼音: wǔ hūn sān yàn
- 注音: ㄨˇ ㄏㄨㄣ ㄙㄢ |ㄢˋ
- 解釋: 五葷:佛教忌食的五種蔬菜,即大蒜、小蒜、興渠、慈蔥、茗蔥;三厭:道教忌食的三種肉:即雁、狗、烏龜。泛指飲食的禁忌。
- 出處: 明·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十九回:“師父,我受了菩薩戒行,斷了五葷三厭,在我丈人家持齋把素,更不曾動葷,今日見了師父,我開了齋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