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口如懸河”拼音是kǒu rú xuán hé,注音是ㄎㄡˇ ㄖㄨˊ ㄒㄩㄢˊ ㄏㄜˊ,意思:形容能說會辨,說起來沒個完。同“口若懸河”,对应Emoji符号:👄➡🚟🌊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口如懸河
- 拼音: kǒu rú xuán hé
- 注音: ㄎㄡˇ ㄖㄨˊ ㄒㄩㄢˊ ㄏㄜˊ
- 解釋: 形容能說會辨,說起來沒個完。同“口若懸河”。
- 出處: 唐·韓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論列,願借辯口如懸河。”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十七卷:“德稱口如懸河,賓主頗也得合。”
- 示例: 陳宮保倒著實和秋穀談了一回,見秋穀口如懸河的滔滔不絕,不由得心中暗暗稱奇。 ★清·張春帆《九尾龜》第一百六八回
- 近義詞: 口若懸河、口似懸河
- 反義詞: 噤若寒蟬
- 語法: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口才很好
- 成語故事: 晉朝讀書人郭象,他善於思考問題,把書本上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談話上,他經過潛心研究老子、莊子的學說,不願意做官。他談起話來引經據典,頭頭是道,人們對天很敬佩,評論他的談話好像“懸河瀉水,注而不竭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