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路不拾遺”拼音是lù bù shí yí,注音是ㄌㄨˋ ㄅㄨˋ ㄕˊ |ˊ,意思:遺:失物。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。形容社會風氣好,对应Emoji符号:🛣🙅♂️🔟🍂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路不拾遺
- 拼音: lù bù shí yí
- 注音: ㄌㄨˋ ㄅㄨˋ ㄕˊ |ˊ
- 解釋: 遺:失物。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。形容社會風氣好。
- 出處: 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國無盜賊,道不拾遺。”
- 示例: 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,四方瞻仰,稱為西方聖人。 ★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一回
- 近義詞: 夜不閉戶、路無拾遺
- 反義詞: 世風日下
- 語法: 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社會風氣好
- 英文: no one picks up and pockets anything lost on the road
- 日文: 道(みち)で人(ひと)が落とした物をだれも拾(ひろ)わない
- 成語故事: 傳說很久以前一個婦人把給母親治病的錢裝進包袱,急匆匆回娘家看望母親。過武陽鎮時稍微歇息,不小心將包袱留在路邊。過了很久才想起自己的包袱掉了,急得直哭,人們告訴她武陽鎮的人是路不拾遺的,她趕忙回去找到了她的包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