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不知所措”拼音是bù zhī suǒ cuò,注音是ㄅㄨ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,意思:錯:錯開;處置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。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,对应Emoji符号:🙅♂️🤓🚾🗓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不知所措
- 拼音: bù zhī suǒ cuò
- 注音: ㄅㄨ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
- 解釋: 錯:錯開;處置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。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。
- 出處: 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振主喜怒無度,嚴誅列赦,臣下振怒,不知所錯,則人反其故。”
- 示例: 巴金《秋》十四:“他站在那裏不知所措,身子微微發顫。”
- 近義詞: 手足無措、驚惶失措、心慌意亂
- 反義詞: 從容不迫、不動聲色、應付自如
- 歇後語: 見虎的娘兒堵窗眼
- 語法: 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指處境很為難
- 英文: knock somebody off his feet
- 日文: どうしたらよいかわからない,手も足も出(で)ない
- 法文: désemparer
- 德文: weder aus noch ein wissen
- 俄文: не знать,что дéлать
- 成語故事: 三國時期,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的兒子諸葛恪自幼聰明過人,成年後被孫權封為太子太傅。他不滿意太子孫和。在孫權死後立即廢掉太子,另立10歲的孫亮為皇帝,自己全權執政。他得意洋洋,在寫給他弟弟諸葛融的信中表示:“哀喜交並,不知所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