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“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”拼音是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,注音是ㄅㄨˋ ㄊㄢˋ ㄏㄨˇ ㄒㄩㄝ2,ㄢ ㄉㄜˊ ㄏㄨˇ ㄗˇ,意思:不進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危險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須的成果。同“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”,对应Emoji符号:🙅♂️🕵🐅🕳▪⛑🉐🐅👶以及出处、示例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语法、英文、成语故事等。
- 成语: 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- 拼音: 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- 注音: ㄅㄨˋ ㄊㄢˋ ㄏㄨˇ ㄒㄩㄝ2,ㄢ ㄉㄜˊ ㄏㄨˇ ㄗˇ
- 解釋: 不進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危險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須的成果。同“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”。
- 出處: 《三國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- 示例: 勝敗在人而不在險,唯險而後可以見人之能否也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!冒大險而後能立奇功。 ★宋·陳亮《酌古論·馬援》
- 近義詞: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- 語法: 作賓語、分句;指只有經曆艱難才能成功
- 英文: If you venture nothing,you will have nothing.
- 成語故事: 三國時期,吳國大將呂蒙15歲時,偷偷地跟隨呂當隨軍打仗。呂當看見後立即大聲呵叱他要他回家,呂蒙就是不聽。戰後呂當回家告訴呂蒙的母親。呂母十分生氣要懲罰他,呂蒙說:“家裏貧窮十分艱難,如果打仗立功就能得富貴,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